第1章 唐记食铺(2/3)

作品:《调教大宋

“悄无声息”,甚至有些凄零惨淡。

.........

一睁眼,唐奕就发现,这个北宋的唐奕还真是惨的可以。

家人死光了不说,家产也被这具身体的败家爹祸害光了,自己更是在家败和丧父的恐惧中一病不起,这才让千年后的唐奕钻了空子。

唐家原本是邓州大户,传到唐大郎之父唐冠宇这一代,更是家财万贯,田产颇丰。盛极之时,唐宅光使唤佣人就有十几二十个,一时风光无二。

唐老太爷英年早亡,把诺大家业留给了独子唐冠宇。

这位唐官人是吃喝嫖赌样样精通,没几年被酒色掏空了身子不说,还把唐家诺大的家业败得精光。唐妻见家道日渐衰落,苦劝无果,郁郁而终。

所谓天作有雨,人作有祸,醉生梦死的唐冠宇终于醉死在烟花柳巷,只剩下唐奕孤儿一个。

唐冠宇最后的时光只能靠遍卖祖业为继,家里使唤佣人的佣资更是一拖几年。唐大官人一死,几十个长工使女眼见拖欠的佣资是要不回来了,哪里还顾得上唐家还有未成年的小少爷。

情急之下把唐家几近搬空,来了个卷包脍!

搬无可搬,就连连厨房做饭的大锅都让人抬走了。

但,凡事都有个例外...

在忙着搬空唐宅的一众家仆之中,唯独一对老夫妇未动,就是马老三一家。

....

按说最恨唐冠宇的,就应该是马老三了。

马老三育有一子二十有三,早就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,但是宋人娶妻三媒六娉,可要不小的一笔银钱,马老三一家又穷得叮当响。本想着一家三口在唐府做工,攒下些银钱好做迎娶之用。哪成想在唐家干了四五年,一个大子儿都没拿到,唐大官人就死翘翘了....

......

马老三也不是没有想过和别的佣工一样,搬些唐家财物变卖,好为儿子娶上一门亲。但看到唐奕还是幼年蒙童,又一病不起,马老三实在下不去这个手。

忠厚老实的马老三一咬牙,不但没有落井下石,还担负起了抚养唐奕的责任。

马家父子在街面找些为商户搬运的活计勉强为继,马婶也接些帮人浆洗之活,贴补家用。

刚到大宋的唐奕放眼望去,除了空空如野的唐宅,就剩了三个忠仆。

不但锦衣玉食没有,美婢娇妾欠奉,还要眼看着年近五十的马老三夫妇日夜操劳,二十大几的马家大哥无钱迎娶。

唐奕顾不上思念千年后的父母亲人,更顾不上埋怨当下这具身体的死鬼老爹是个神坑。摆在面前的问题就是,如何让自己在这个时代过得安逸,如何让身边的好人不再受苦。

经过一段时间对大宋朝的了解,唐奕发现,他虽贵为高科技人才,但是在千年前的大宋,前世所学,特么根本没什么卵用。

谁能告诉他,一个‘高分子化学’硕士生在大宋怎么玩得转?

化学兴宋吗?可以,但是现在他连吃饭都是问题还兴个屁的宋。

无奈之下,唐奕只得从最基层做起,.把目光转向了餐饮业。

大宋的餐饮业十分发达,在这个中餐体系初步成形的时代,后世的一些菜品十分适合宋人的口味。

此时的大宋植物油还只用来灯,炒菜还被京城里的大酒楼当做独门秘技藏着掖着,唐奕就算卖生煎包,也能挣个盆满钵满吧。

于是,不顾马老三的极力劝阻,唐大郎毅然卖掉了祖宅,在西市街面上盘下了一间铺面,开起了“唐记食铺”。

而唐记食铺卖的,就是生煎包。

呵呵......堂堂穿越众,梦回千年,却卖起了包子.......也是没谁了.....

........

唐奕是个懒人,志向不大。

家藏市井凡民中,

财如清溪自来投。

醒时美妾评茶笑,

梦入山水天地游。

这是唐奕的终极目标!

一间小店,不用自己多操一分心神,小有盈余,足够他应付当下的生活了。

等过几年,攒下一些银钱,再干宋人都干不了的买卖,挣钱之后...

挣钱之后,当然是干现代人干不了的事儿。

比如.....

用现代人的优越感,鄙视一下宋人。

再比如.....

娶上一个貌美如花的老婆....

再再比如....

再娶上一堆貌美如花的老婆.....

好吧.....俗了.....

......

至于吉他,纯粹是把唐奕憋的没法儿的产物。

宋朝虽然是繁华至极,但对于一个现代人来说,还是太过单调。况且,大宋朝那些“找乐子”的地方,他一个十四岁的孩牙子也去不了啊。他总不能十四岁就步了那个便宜爹的后尘,留连烟花柳巷吧?

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调教大宋 最新章节第1章 唐记食铺,网址:https://www.k2q.net/143/143511/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