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二章(1/3)
作品:《督军公子大侦探》“这也算是恶有恶报。”
韩虞小声嘀咕着。马伯瑞听见了,却也不敢多说什么。
现在对于王四的死,哪怕最后是被分尸,韩虞都没有任何同情了。
在他手里不知道有多少条认命,那些沉在黄浦江里的浮尸,还不知道是谁的春闺梦里人。他们的父母妻儿,不知道是如何焦急地盼着他们归来,谁能想到他们没有死于匪乱,没有死于疾病,没有死于战争的流弹,反而死在以为是同乡亲人的手里!
这个时代,真是黑到家了!
韩虞胸中的愤懑几乎要化为实质,从鼻腔从嘴里喷出来。
出门在外,还能信任谁?还能依赖谁?
没有底线的恶人,是最该死的存在!
“当初农虞华的父亲,应该也是遭遇了类似的惨案吧……”
周尔雅忽然幽幽叹息。
“农虞华?”这对于马伯瑞来说,是个陌生的人名,他似乎根本记不起来在他的生命中有这样一个人存在。
周尔雅冷冽一笑:“这个人也许你真的不知道他的名字,不过他的父亲农可方,你对这个名字有没有印象。”
“农可方……农可方……”
马伯瑞念叨了好几遍,还是摇头:“对不住周公子,我年纪大了,实在记不清过去的事儿,这个名字好像听过,又好像没听过,我实在不敢保证,不敢误了您的事儿。”
他坑过的同乡太过,几十年前的一个普通小财主,哪怕是因为被骗而丢了性命,又怎么值得他这个马大会长劳神记住?
除了农可方之外,那些冤死的魂,大多数他也应该记不住名字。
所以他不怕冤魂,只怕恶人。
“越来越接近真相了。”
周尔雅深吸了一口气:“现在就等蔡副官那边能不能找到当年的知情人,我们或许就能够把事情给串起来了。”
马伯瑞,是解开这个谜题的第一条线索。
紧接着,就有更多的拼图加入。
尤其是蔡副官不负众望,他不但找到了知情人,最重要的,他还找到了农虞华的父亲农可方留下的一本日记。
听到有农可方的日记,连周尔雅都有些诧异。或许真的是冥冥之中善恶有报,任何事情,总会留下痕迹。
送来日记的是一个头发花白清癯的老年人,名叫李清。他是农可方当年的好友,也同样是湖南人。原是前清的秀才,因为家中破落,便来上海担任教员,曾多受农虞华父亲的照顾。
农家的败落,他是一点点看在眼里,后来农可方穷途末路,自知必死,就将日记和许多书信、条据交托给他,请他保管,看日后能不能重见天日。
李清对当年的事并未多做解释,他说:“农兄的日记之中,早把前因后果都说得分明,我每每看一次,就觉得如火焚身一次,恨不得出门呕血。我们到底生活在什么样一个鬼蜮世界里?农兄这样平平凡凡的一个普通人,为什么就要受这样的苦?”
相关之事,他不忍再说,就请周尔雅与韩虞,自行观看。
韩虞心中不忍,也知道这日记之中记载的东西,必然是无比惨烈的现实,他也实在不想看,但是为了破案,又不得不看。
“我们每日里所见,就是鬼蜮,还怕这些文字的记载吗?”
周尔雅开解了他,伸手拿过第一本日记,仔细起来。
——农可方从小便有记录的习惯,只是乡中日志,并未携带在身,也就没有交给李清。这些日记,是从他登上火车,前往上海开始的。
一开始,他对大都会充满了憧憬,日记之中,还有许多瑰丽的想象。
毕竟虽然已经开始步入中年,但这个常年在乡下生活的读书人、乡绅从未见过十里洋场花花世界,只是从朋友的口中,辗转听过其中的繁华。
那些风花雪月,自然让人憧憬。不过他也并未迷失,至少一开始的愿望甚为朴素。
“余往上海,携妻带子,唯望祖宗保佑,可寻一安身立命之地,耕读传家,不负所学矣……”
这是贯穿于前几篇日志中的主题。
对于未来,他有些兴奋,也有些惴惴不安。
但总体来说,是向上的,是昂扬的,他总觉得以他的学问和家财,到了上海,不求飞黄腾达,至少也能够延续家声。天下确实有神奇东西,但圣人所训,总是根本,不会偏离太多吧?
所以他从上海火车站下车的时候,对那满目的西洋景未免有些花了眼。
“老先生老先生,黄包车要伐?到霞飞路只要两角,便宜得很。”
“老先生从哪里来,可有住处?我们客栈有热水软床,绝无臭虫,干净得很,随我去看看!”
“你懂什么,老先生一看就是斯文人,哪能祝你们这种低级地方?我们这里是洋人都能住的旅馆,还是来我们这看看。”
“老先生还是先租个房子落脚……”
看着他们一家提着行李出站,早有无数人涌了上来,热情洋溢,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督军公子大侦探 最新章节第八十二章,网址:https://www.k2q.net/193/193791/17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