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七十五章 反派死于话多(1/3)
作品:《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》蒙元有着这个时代最多,最顶级的工匠。>
他们也有着最为丰富的物资,最多的钱粮。>
当蒙军在李云泽的新式火铳火炮的面前吃了大亏,甚至连整个江南之地都给丢掉了之后,没有丝毫意外的,忽必烈亲自下令集中人力物力研制这东西。>
火炮本来就有,无外乎是改进。>
火铳也有突火枪作为研制原形,研究起来也不麻烦。>
真正的差距,在于原材料的质量。>
他们可做不出来无缝钢管,也没有莱阳金属,莱茵金属的销售电话。>
唯一的办法,就是用铁皮一层层的裹出枪管来。>
蒙军就是用这种笨办法,硬生生的靠着强大的人力物力堆出来了海量的火器。>
当李云泽派遣黄岭燊为大将,去往收复蜀地的时候,两边就在夔州路的群山峻岭之间,爆发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火器大战。>
山岭之间咆哮轰鸣,浓浓升起的硝烟,几乎遮蔽了天空。>
每一座山头,每一处城镇都需要来回争夺,厮杀的极为惨烈。>
看似蒙军找到了应对新式武器的办法,可实际上却是放弃了他们最为擅长的骑兵机动作战。>
骑马的时候可用不了火铳。>
夔州那边打的热火朝天的时候,李云泽这里也没闲着。>
他亲自带人渡江,在黄泛区与蒙军主力来回拉锯作战。>
宋朝也是有黄泛区的,当年为了阻挡金兵南下,杜充就挖开了黄河导致江淮成了一片泽国。>
这里的地形非常不利于骑兵机动,两边只能是硬碰硬的对战。>
说到人,李云泽其实并不比蒙军少。>
他直接就拿田地来招兵,只要入伍就给分发田地外加每年足额足饷的粮饷发放。>
江南各地的百姓们,自然踊跃参加。>
至于说田地哪里来,这还用问,当然是从士绅们的手里拿来的。>
蒙军扫两编,李云泽扫一遍。>
大力清扫之下,江南的士绅已然是成为了稀有的存在。>
两边都不差人,那就死拼消耗。>
李云泽直接打出来排队枪毙战术,双方密集的聚集起来,面对面的打,尽可能的发挥出火铳的威力。>
他这边的射速更快,精度更高,训练配合更好。结果自然是连连取胜。>
蒙军也曾发动骑兵冲击,试图用他们最擅长的方式取得胜利。>
可结果却是在密集的排枪下败下阵来。>
无论是重骑冲锋,还是轻骑骚扰,迎接他们的都是弹雨。>
蒙军的骑射彻底失去了曾经的辉煌。>
当战争只剩下完全比拼意志与数量的时候,号称百万的蒙军逐渐开始濒临崩溃。>
说到底,蒙军之中正在占据主力地位的,还是汉军。>
蒙人与色目人的数量太少,一旦在战场上伤亡到了一定程度,全军崩溃也是非常自然的事情。>
毕竟蒙军这里仅仅是依靠着横扫四方,灭国无数的名头在支撑。>
他们不可能像是李云泽那样,给军士们分田分地,然后以每年接近一百贯的代价养活军士们。>
汉军这边连粮饷都很少发放,通常都是用劫掠来代替。>
此时李云泽打到了江北,这里已然是各处汉军军头们的地盘,总不能是在自己的地方劫掠吧。>
这种情况下,打不过才是正常的。>
而且每次战败之后,都会有大量的人手沦为俘虏。>
这些没去过江南的汉军,大都较为清白。整编之后当场分田分地,再给出高额的待遇来,立马就成了自己人。>
怀中揣着田契,兜里满是铜钱的汉军,摇身一变就成了誓死守卫自己家田土的敢战士。>
其战斗力比起在蒙军那边的时候,立马提升了一大截。>
李云泽这里是人数越打越多,江淮打了一遍就去中原,扫荡过中原就入关中。>
到哪都是先打仗,打赢了收人缴获各种粮草军资,然后占据田地草场直接分配拉拢军心人心。>
李云泽能这么做,可忽必烈却做不了。>
因为各地的田土早已经分配了出去,不是宗王们的养马地,就是军头们的私人领。>
现在正要依仗宗王与军头们打仗,又如何能拿着他们的田地马场去拉拢军心。>
蒙元看似百万大军,实际上却是越打越弱。>
等到李云泽打破函谷关,与从蜀地与汉中利州路杀下来的黄岭燊所部会师关中的时候,甚至出现了军头主动投降的事情。>
军头们就是这个时代的风向标,他们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 最新章节第一百七十五章 反派死于话多,网址:https://www.k2q.net/263/263694/17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