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二十九章 买田作进身之阶(1/2)

作品:《顺明

第五百二十九章买田作进身之阶

天下间有钱的处所也就是几处,山东这边由于私盐、外洋的贸易,工商的兴盛和局面的稳固算是一处,江南,正确的说是浙江和南直隶的江南地,这边几百年的兴盛富饶累计下来,豪商无数,两淮之地的盐货贸易自然也有一批富豪涌现,还有山西由于和草原上的贸易发家致富的晋商。

这林林总总,都是在这个浊世之中身家没有受到侵害,反倒是赚了大钱的阶层,除了这些商人,剩下的有钱人莫过于京师和南京的官员勋贵了,千里做官只为财,两京的高官都是豪富,往往还在家中广置地产,是当地首屈一指的大地主。

和皇室有这样那样关系的勋贵之家,更不必说,北直隶除却皇庄之外大部分的地产都是他们的,北直隶、河南甚至是临清州和济宁州这两处很多产业也有他们的影子,南京的那些自然不必说,都是在江南各处大城之中。

商人们的钱财倒还好说,他们知道趋利避害,只要给他们有利可图的项目,商人们就会主动自觉的拿钱投进进往。

到现在来说,山东尽管在商人们眼中有这样那样的问题,但只要你不触犯规矩,齐王会让你平平安安的赚钱,会让你在一个尽可能公平的环境下做生意,这和讹诈勒索的明军、敌视商人的顺军和动不动就下手抢掠的鞑虏来说,已经是公平之极。

但商人们手中的钱财是一部分,他们的钱有的在周转有的在投资,真正有大笔流动金银的就是这些大明的统治阶级,那些有实权的高官和那些皇亲勋贵。

对于这部分的财富,为了保持一个安稳过渡的局面,李孟并不想来硬的,在没有李孟的历史上,李自成的顺军进进京师之后,制作了七千副大枷,然后搜寻明朝的高官勋贵,开端拷掠。

很多高官勋贵养尊处优,根本没有想到要受这个苦处,很多人忍耐不住吐出家产,很多人则是被活活的枷逝世。

经过这件事,顺军大概捞取了近千万的白银还有不少实物,但也和天下的地主士绅彻底的决裂了。

等到满清鞑虏在一片石击败李自成进关之后,北直隶和河南之地处处烽火,都是针对顺军的骚乱和暴动,组织者自然是温柔军不共戴天的地主士绅,退役的官吏,甚至有无耻之徒喊出了“清帮我报明灭之仇,我自当效忠”的话。

在关内,对胶州营来说,对明决定性的战斗都已经打完,下一步要尽量安稳的过渡,而不是通过损坏性的战斗来驯服。

南明小朝廷牢牢盘踞全部天下最富饶的江南之地,假如真要是开打,胜仗那是不难,可江南恐怕会遭到很严重的损坏。

天下间最多的人是农民,可真正的统治阶层却是地主,李孟现在要化身为这个阶层的总代表,而不是站到他们的对峙面上往。

但明朝高官勋贵还有些高层的家族,积攒捞取的财富,却不能这么不管不顾,让他们窖躲起来,只用来自己的享受和购置奢侈品,天下间却一丝一尽不能受益。

怎么能让他们心甘甘心的把钱取出来,并且花完钱之后没什么牢骚,还要和山东结成坚固的共同体,这就是卖地的妙处所在了。

陕西、河南、北直隶三省无主土地的发卖,利益一是向天下间的士绅地主表明齐王李孟的态度和态度,齐王和闯王不同,他不是代表着那些穷哈哈,他是站在士绅地主豪强的一边,这次就给大家散发战斗红利了。

这利益二是,地价便宜到让人失笑,这一次一下子放出了六千多万亩地(河南一地在万历6年的登记田亩是1449470顷,这个数字被证实是相对可靠的,一顷即是一百亩,这个时空陕西和北直隶的土地相对少些,河南又有几个府没有遭到太大损坏),又有低于六千亩不得购置的规格,历朝历代都是尽可能的克制吞并,众人想买些地步都是艰苦,可这山东却不管不顾的卖,真是让人捡便宜。

从天下人知道胶州营开端,胶州营在守诺这上面做的一直不错,信任他的,都是随着发了大财,尽管这么多土地发卖,却也很少有人感到这是骗局,特别是郑家和方家以及柳家都拿出了巨资出来之后,众人都是闻风而动,唯恐自己动手晚了,便宜就都被别人赚往了。

河南被卖的这些地,本来的不少地主逃难出往,或者是在山上结寨自保,他们的土地也是被一扫而空,本来那些地主对土地所有权的法理起源是大明官府的地契,而买下这些地,发给新来者地契确当然是齐王的田政司,陕西那边也是如此,而对于北直隶来说,那些用来发卖的土地都是来自于皇庄。

凡是买地的,确定是赚到了便宜,将来还有更大的利益,但他们对土地的所有权却完整来自齐王的正当性和地位,即是是通过卖地,把大江南北关内有实力有资格的富朱紫士都给绑到了同一辆战车上,这辆战车的名字叫胶州营,这就是利益之二了。

当然,如此低价的土地,凡是过来买的人心里面都是有数,大家不是傻子,这买卖要是会赔谁也不会来。

利益之三是显而易见的,大笔大笔的银子进账,齐王府幕下亲兵的军官士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 顺明 最新章节第五百二十九章 买田作进身之阶,网址:https://www.k2q.net/64/64511/530.html